五月的风裹着蔷薇的芬芳,吹过校园的林荫道,也吹暖了高三学子奔赴考场的征程。5月10日至11日,淄博信息工程学校2025年职教高考送考工作温情启幕,全校上下化身“护航使者”,用细致的关怀与坚定的陪伴,为考生铺就通往梦想的征途。
考前叮咛:事无巨细皆为“护考经”
考前,教务处组织的送考教师会议上,各项护考细节被反复梳理:准考证需做好多重备份,作息调整要精准对接考试节奏,安全事项涵盖交通、饮食、纪律等方方面面。校领导特别强调,送考要成为学生的“定心石”,从证件核查到心理调适,每一处细节都需筑牢护航的“安全网”。
高三教学楼的走廊里,新悬挂的幸运条幅在穿堂风中轻轻摇曳。红色绸布上,同学们笔下的梦想格外醒目——这是学校为高三学子定制的“护航礼”,让每个路过的学生都能在抬头时撞见鼓励。黑板上,关于作息与备考的温馨与课桌上整齐摆放的准考证复印件、透明笔袋相映成趣,无声诉说着学校的周全。
晨光熹微:送考路上的“移动港湾”
清晨6点30分,各考点集合点已亮起温暖的身影。数控专业带队教师举着醒目的引导牌,在晨光中逐一核对学生证件;张店八中考点前,老师们俯身整理学生的着装,用无声的动作传递着安心;桓台建筑工程学校门口,送考教师手中的“准考证备份表”被汗水洇湿边角,却依然认真对照着每个考生的姓名……
在博山实验中学,校长踩着晨露赶来,为考生们挨个整理衣领,送上温情的祝福。送考教师们化身“行走的备忘录”,从答题规范到心态调节,每一句叮咛都像细密的针脚,将安全感缝进学生的心底。
分秒守护:考场外的“无声坚守”
当考生们在考场内执笔逐梦,送考教师们的“战斗”仍在继续。他们守在考点门口,手机保持24小时畅通,备忘录里记着每个学生的特殊需求:有人需要考前再梳理知识点,有人紧张时需要一个坚定的握手……综艺系老师们将精心准备的象征着“逢考必过”的向日葵胸针别在学生胸前,金黄的花盘簇拥着褐色花芯,像极了少年们心中燃烧的小太阳——这是老师们特意准备的“幸运符”,寓意“心向骄阳,逐光而行”。
午餐时间,送考团队又变身“后勤部长”。他们提前踩点周边餐馆,确认卫生状况,为学生们分装好温热的饭菜;发现有学生因紧张吃不下饭,便递上独立包装的小面包,指尖划过对方胸前的向日葵,用眼神传递着“像花盘一样,永远朝着希望生长”的信念。夕阳西下,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,老师们立刻迎上去,用笑容冲淡学生脸上的疲惫,目光扫过那一枚枚在暮色中依然明亮的向日葵胸针,仿佛在说:“你们已是自己的光。”
星辰在望:愿此去繁花似锦
当暮色为考点镀上金边,送考车陆续驶回校园。这两天的送考路,是一次关于成长的双向奔赴——老师们用行动织就铠甲,学生们带着阳光勇敢前行。正如学校在送考日志中所写:“职教高考不是终点,而是梦想起航的港口。愿我们的孩子,带着母校的牵挂,在属于自己的海域,乘风破浪,直挂云帆。”
今日你们别着向日葵出发,明日必将携着星光归来。愿所有考生,笔落生花,得偿所愿,让这个五月,成为青春最璀璨的注脚。